生活中,你有過這種經歷嗎?躺著或坐著的時間久了,站起來突然頭暈、視物模糊,過幾分鐘后又恢復正常。
根據生活經驗,多數(shù)人會把這種不適感歸結為低血糖或貧血。事實上,真正的元兇可能是低血壓。

直立性低血壓在各年齡段都可能出現(xiàn),要分年齡與體質看待:
即使確定了這種癥狀,也不用過分擔心。
因為直立性低血壓大部分情況下不是病態(tài)表現(xiàn),少部分繼發(fā)于其他疾病,如脊髓疾病、急性傳染病或嚴重感染、內分泌紊亂、慢性營養(yǎng)不良等,也可能單純因為使用了降壓藥或鎮(zhèn)靜藥。
直立性低血壓更易在老年群體中高發(fā),特別是合并多種疾病的虛弱老人。
隨年齡增長,老人血管機能下降,下肢肌力減弱,久蹲后起身大多會伴有頭暈眼花、起身困難,因此導致的跌倒、碰傷事件并不少見。
據統(tǒng)計,65歲以上老年人出現(xiàn)直立性低血壓的比例達到15%,75歲以上高達30%~50%。因此,老年人一定要引起重視。
一旦發(fā)生直立性低血壓最好立即平臥,避免跌倒、摔傷。同時,測量血壓、脈搏以幫助診斷。
待身體完全恢復后,可以測量不同體位的血壓和脈搏,以便明確診斷,防止暈厥。
一般血壓低于90/60毫米汞柱就算低血壓,不同類型的低血壓都可能造成頭暈癥狀。其中,每種低血壓都有自己的偏愛人群:
體位發(fā)生變化,如蹲起站立、長時間站立時由于頭部供血不足會出現(xiàn)眼前發(fā)黑、頭暈欲倒的癥狀。
血管硬化的老年人更易出現(xiàn),一是身體血壓調控能力下降,二是有些老年高血壓患者服用降壓藥不當。
體質衰弱者及女性更容易發(fā)生,有的沒有任何癥狀,有的可能出現(xiàn)長期眩暈、乏力、氣短、精神不振、易疲勞等。
天氣炎熱的夏天較為常見,因出汗過多、血管擴張而導致血液供應量減少,會出現(xiàn)暫時性的頭痛頭暈、胸悶氣短。
低血壓一般不需要藥物治療,對于常見的直立性低血壓,緩解方法分為非藥物和藥物兩種,非藥物治療更多見,例如:
除此之外,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利賓心血管研究院的專家經過干預效果評估,給出兩個推薦動作。
站立前,用30秒重復抬膝,以快速激活下半身肌肉;
站起后,迅速做雙腿交叉動作,盡量繃緊下半身肌肉。
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以上兩種物理干預方式都能顯著緩解動脈壓的下降趨勢,但兩者的起效機制略有不同:
研究者提示,除了診斷為直立性低血壓的人,其他有過相似癥狀的人都可以常練這兩種動作,以防出現(xiàn)暈厥等意外。▲
針對直立性低血壓,洛陽市中醫(yī)院暈厥中心有規(guī)范的中西結合治療康復臨床路徑:
1.中醫(yī)中藥治療
臨床上以突然發(fā)生一時性昏倒,不知人事,或伴有四肢逆冷為主要癥狀。是一種急性病證。輕者短時間內即可蘇醒,重者一厥不醒,預后不良。中醫(yī)病名為厥證。
厥證乃危急之候,當及時救治為要,醒神回厥是主要的治療原則,但具體治療其虛、實證時又有所不同。實證:開竅、化痰、辟穢而醒神。虛證:益氣、回陽、救逆而醒神。臨床上常辯證為:氣厥、血厥、痰厥、暑厥等。
2.體外反搏治療日兩次,改善心腦供血,緩解癥狀。
3.穴位貼敷 、耳針改善自主神經功能,日—次
4.通過心肺運動試驗聯(lián)合動態(tài)無創(chuàng)血流動力學負荷試驗,制定符合患者的運動處方,在醫(yī)生護士,運動技師密切配合、嚴密監(jiān)控下開展運動訓練 ,提高患者心功能儲備,恢復患者心臟功能。通過耐力訓練、阻力訓練、柔韌訓練使患者整體機能得到提高,改變患者應急應變能力。
個人治療
1.專業(yè)動作訓練,站立,雙腿交叉,身體前傾,以增加全身靜脈回流,增加心輸出量和血壓。
2.改善站立時間 避免疲勞和長時間站立,以促進靜脈回流到心臟
飲食治療
1.確保足夠的水分:每天應至少攝入1.25~2.5L的液體,避免自主神經功能不全導致的液體流失。
2.減少碳水攝入:避免攝入大量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,以防止餐后低血壓。
輔助器材治療:彈力襪
使用定制的彈力襪,對下肢和腹部施加壓力,彈力襪可以減少下肢的外周血流流量,提高站立時的血壓,可以減少直立性低血壓患者的癥狀。
臨床上針對直立性低血壓所致的暈厥,可以依靠直立傾斜試驗檢查來明確。
什么是直立傾斜試驗?
直立傾斜試驗(Head up tilt test, HUTT):是檢查自主神經功能的有效方法,對直立性低血壓的診斷有著重要作用。
工作原理:是通過試驗手段模擬血管迷走性暈厥的發(fā)作過程。當傾斜床由平臥位變成傾斜位時,陽性患者反射性引起交感神經活性降低和迷走神經活性增強,導致心率減慢和(或)血壓下降,發(fā)生暈厥。
直立傾斜試驗是利用直立傾斜床將被檢查者的體位從平臥位迅速變?yōu)閮A斜位,用以檢查靜脈血管是否正常,是否會發(fā)生心率減慢、血壓降低,甚至暈厥的一種無創(chuàng)檢查方法。
長時間站立、情緒緊張激動、擁擠悶熱的環(huán)境、進餐等情況下出現(xiàn)頭暈、乏力、惡心、面色蒼白、出汗、眼前發(fā)黑甚至暈倒;
反復暈厥,但心血管系統(tǒng)、神經系統(tǒng)檢查均未見異常;
查找暈厥病因、鑒別暈厥與癇性發(fā)作、心因性暈厥的識別;
帕金森病、多系統(tǒng)萎縮、周圍神經病等需要明確自主神經是否損害的患者。
1.完善心臟超聲、24小時動態(tài)心電圖/心電圖、腦血管疾病篩查等相關檢查;
2.檢查前需空腹4小時以上,且遵醫(yī)囑提前停用降壓藥等可能影響檢查結果的藥物。
傳統(tǒng)觀點認為,暈厥是“老年病”。實際上,普通人群發(fā)生暈厥的概率也不低。2017年,美國心臟病學會、美國心臟協(xié)會與美國心律協(xié)會(ACC/AHA/HRS)聯(lián)合頒布第一部暈厥評估和管理指南指出,基于人群的流行病學研究顯示,暈厥的患病率大約為19%。據統(tǒng)計,我國每年每千人中約有6-7人發(fā)生暈厥,35%的人一生中至少經歷過一次暈厥。
直立性低血壓可能是高血壓、心衰、冠心病的伴隨癥狀,可導致殘疾、暈倒、外傷等,顯著影響生活質量。盡管癥狀輕微或者無癥狀,也可能增加心梗、卒中、心衰和房顫的發(fā)生率。對患者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視。因此,有暈厥經歷的患者應該盡早到心內科就診,明確導致暈厥的病因,或排除心血管和神經系統(tǒng)的問題,必要時及時進行治療。
什么情況下需要做直立傾斜試驗呢?常見的有:
2.在高風險情況下發(fā)生的不明原因的單次暈厥事件(如暈厥發(fā)生可能導致創(chuàng)傷或從事高風險職業(yè)),或無器質性心臟病反復發(fā)生暈厥,或雖然存在器質性心臟病、但心源性暈厥的可能已經被排除。 3.明確患者發(fā)生神經介導性暈厥的易感程度。
4.鑒別反射性暈厥和直立性低血壓性暈厥。
5.鑒別伴有抽搐的暈厥和癲癇。
6.評估頻繁暈厥和心因性疾病的患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