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困秋乏夏打盹,每到春天,總有一些人怎么睡都睡不醒,渾身上下懶洋洋的,歸根到底還是氣血不足或氣血運行不暢的原因。一個正常氣血充足或運行順暢的人,一般不會有太明顯的春困現(xiàn)象。而艾灸氣海穴,就可以解春困。
氣海穴,位于臍下1.5寸,顧名思義,就是人體氣匯聚的地方,是補氣要穴。而且這個氣既是人體元氣匯聚的地方,又是人體中焦脾胃之氣匯聚的地方。因為氣海的位置往下就是人體下腹部盆腔,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泌尿生殖功能所在的區(qū)域;往上就是人體的中焦脾胃所在的區(qū)域,氣海穴位于中焦和下焦之間的地方,類似于中藥人參和黨參的共同作用,人參燥熱大補元氣,黨參性平走中焦脾胃之氣。如果有些人氣血本身就不通暢,比如屬于痰濕體質,或者原本就有氣血不足、血虛、血瘀的情況,如果再遇上冬春季節(jié)變換,氣血從收藏轉為升發(fā),體內(nèi)的氣血跟不上外界陽氣升發(fā)的節(jié)奏,春困就會表現(xiàn)得更加明顯。中醫(yī)認為,“氣為血之帥,血為氣之母”在氣充盛的情況下,氣行可以帶動血行,氣足則血行通暢不瘀滯。艾灸氣海穴的方法
可以采用懸灸的方法,對準氣海的位置,選擇優(yōu)質艾條,距離穴位上方2-5cm,手持艾條,進行艾灸,以感到溫熱而不灼痛為宜。艾灸時要注意避風,艾灸結束后注意保暖,每次艾灸15分鐘左右,或者用艾灸盒放在穴位上,亦可。